节能降耗的意义是维护企业的生存之本,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每一名员工都从自身做起,以不断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降耗。
为确保实现今年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意义: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工业节能减耗意义:节能减耗能够节约能源,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节能降耗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采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减少可持续开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这是非常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因为目前全球能源的消耗量和浪费量都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迫切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到节约能源这个大计划之中。
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能源使用的上限,并不是“想用多少就能用多少”。国家的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
有效实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工业的升级转型,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钢铁行业,推进工序改进,如提高高炉喷煤比和球团矿使用,加强废钢回收,发展绿色钢材和节能型装备。目标是实现转炉负能炼钢、脱湿鼓风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具体节能措施包括焦炉干熄焦技术、余热回收等,每个工序都有明确的能耗效率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 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7 亿吨标准煤。
进入“十二五”阶段,国内形势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应对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绿色经济和低碳生活成为全球趋势,这为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引入和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使得通信业节能面临更大挑战。工业必须深入实施节能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国成功降低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1%。2011年,《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目标明确,将降低能源强度、减排污染物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相结合,形成经济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管理被强化,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日常宣传和舆论监督,宣传先进、曝光落后、普及知识,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粮,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强化财政扶持 整合现有政策渠道,完善可再生能源资金支持制度,加大对分布式能源和非常规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10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时体现节能减排要求;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加强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等。
有效实施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工业的升级转型,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的国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目标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在实施策略上,强化责任、法制、政策和监管的结合,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工程措施和管理引导,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3、十一五期间,中国成功降低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1%。2011年,《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目标明确,将降低能源强度、减排污染物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相结合,形成经济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管理被强化,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清洁发展机制 (CDM):它允许附件一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通过支持非附件一国家的清洁发展项目,获得“排放减量权证”(CERs),从而降低减排成本。详细规定在第17/Cp.7号决定中。
碳市场建设: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碳市场,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式推动企业减排。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以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同时,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排放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投资可再生能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之一。中国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开发,这有助于减少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推进节能减排: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节能减排国家之一。
1、十二五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简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2、“十二五”是指:2011到2015年。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简称为“一五”,由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而十二五末指的就是“十二五”规划的末期,也就是规划完成之时。
3、十二五是指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每五年制定一次,旨在规划未来五年内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措施。十二五规划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