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和碳排放管理体系 建设、完善与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和碳排放管理体系,是节能减碳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借鉴成熟管理模式,将过程分析方法、系统工程原理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管理理念引入企业(单位)能源和碳排放管理。
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和平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的小国,节能减排作用大,对世界贡献也大,中国带头和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影响大,对中国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有利的。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需要,缓解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和谐发展的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和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节能减排的措施,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③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更是每个公民微观生活的实践。我们必须身体力行,践行低碳生活,让低碳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电影《2012》让我们意识到,末日是否来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