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制定实施国家有关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和土地等政策过程中,要体现节能减排要求,发展目标要与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衔接,政策措施要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二)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2、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3、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其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要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4、家庭社区行动以节能节电、节水、减少垃圾和使用环保产品为核心,鼓励居民采取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青少年行动则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企业行动聚焦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环境友好型生产和经营模式。
5、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新的目标。相较于十一五,万元GDP能耗需从2010年的034吨标准煤下降到0.869吨,下降约16%。尽管十一五目标已接近实现,但考虑到节能减排边际效用的下降,预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将加强。
1、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2、“十二五”节能减排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7亿吨标准煤。
3、目标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在实施策略上,强化责任、法制、政策和监管的结合,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工程措施和管理引导,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4、法律分析: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从3%到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
5、最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的目标,体现了中益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对环境保护的承诺。通过实施环保技术改造,加强污染治理,公司致力于降低对空气、水体等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6、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十二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40亿到42亿吨标准煤。如果进一步强化节能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进一步控制在40亿吨以内,这可以为“十三五”期间完成上述目标打下很好的基础,留下一定空间。
1、综上所述,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建立健全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经济政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金融机构的积极支持。这将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2、环保产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活动,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具有高增长性、吸纳就业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综合利用包括:进入工业生产系统的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重复利用、资源化利用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制定工业大气污染的废气治理措施时,着眼点不在于大气污染物产生后再去净化,应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的过程巾消除(或减少)污染。
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火电、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发展规模,提高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门槛,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
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包括四项内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涉及基础设施、装备、组织方式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综合效益,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促进企业主体作用,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以及深化节能减排专项活动。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二五”期间将设24项主要指标,包括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助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
十二五规划24个指标点题式的概括评说(没有一一列举) “十二五”期间将设24项主要指标,包括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助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改善民生等方面。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十二五规划中还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控制总类,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这两个类别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个类别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更加明确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