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大力推进生态设计,从源头上减少资源能源投入。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对位于国家和地方严格管理的流域及地区的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支持建设一批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零”排放示范企业。二是在产业间或工业园区层面,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立。
2、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可以从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两个角度展开。从组织层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则集中于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三个方面。
3、首先,生态塑胶产业被赋予重要角色。园区将以废弃塑料为原料,发展主导项目——塑胶造粒,同时拓展产业链至医疗器械、工业零配件、一次性包装和建材等领域。建设生态塑胶工业集中区和大型专业市场,目标是构建一个集再生资源进口、交易、初级加工与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按照循环经济这样一个理念,搞好我们的建设,搞好我们的发展。这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视野、新要求,是国土资源事业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任务。
具体来说,第三产业,如服务业和信息业,应注重绿色技术和环保理念的融入,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如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次次的循环利用,都将聚沙成塔、汇流成河,凝聚成巨大推动力,让红塔循环经济大船扬帆远航。
循环经济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共赢。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道路,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传统的生产经营、社会管理、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革故鼎新的要求。
1、总结来说,第三产业要想走循环经济之路,就必须深入理解和实践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融入日常业务中,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资源挑战。
2、坚持做到“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城市资产为支点,以经营土地为核心,精心培育经营城市的市场主体,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之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3、循环经济做得较好的国家都有循环经济的相关立法。对中国来讲,有必要完善自己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同时要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专项法规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等。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法制化轨道。
4、杨志:我国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方针,在走中国模式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时,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这是由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共同决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其技术基础的进步与经济活动的发展,而技术的进步是需要科学的指导,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观层次的指导。